29
2025
-
03
我国绿色产品认证目录新增113种产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5-03-29 19:19:43 | 作者: 新闻中心
在迈入2024年的光辉时刻,我国市场监督管理体系迎来一项重要的进展:绿色产品认证目录已成功扩展至113种类别。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国家对绿色发展的坚定承诺,同时也为高质量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成效”的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介绍了当前经济发展与质量认证之间的紧密联系。束为强调,质量认证在推动高效、可持续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愈发显著。根据透露的信息,市场监管总局正在积极贯彻“保底线”和“拉高线”的双线策略,以提升质量认证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为了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质效提升,我国已经建立了农作物种子、机器人、汽车芯片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质量认证制度。随着网络安全、北斗产品以及绿色产品的认证实施范围逐步扩大,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正稳步推进。尤其是在绿色产品认证方面,束为特别提到,国家目前认证了超过8500家企业,发放了3.5万张绿色产品认证证书。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加速了“双碳”目标的实现,更为锂电池、光伏等类别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铺平了道路。
“2024年,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进绿色转型的政策,目的是加快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束为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国家的支持下,市场监管总局的“两新”政策不断深化,已出台了294项国家标准,其中168项已正式对外发布。尤其是在设备更新领域,涵盖污染物排放、能耗限制以及设备能效的国家标准已达81项,这些标准有效推动了高污染、高耗能设备的改善和升级,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转型。
为了更好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需求,市场监管总局还在以旧换新政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共计49项,涵盖家电、家具和汽车等多个领域。这些标准的落地,意在为国家资金支持消费者购买更高品质和安全产品提供坚实的保障。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在废旧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方面也加大了标准供给。这一背景下,已发布的38项国家标准涵盖了废旧车用动力电池、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及退役光伏组件的回收利用。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废旧产品不仅仅可以有效回收,还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生态环保向更深层次进发。
随着国家绿色产品认证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和消费的人的绿色意识日益增强。束为指出,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推动绿色认证工作,为实现我们国家的经济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在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带来的压力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在质量认证体系的不停地改进革新与完善中,推动企业热情参加绿色生产,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绿色消费氛围。
未来,绿色产品将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质量认证不仅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将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更可靠的绿色产品选择。通过制度的建立、标准的完善,和技术的创新,加快推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我们期待,在市场监管总局的领导下,我国的绿色转型政策能够切实落地,为实现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与机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相关新闻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