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4
-
05
品牌为产品主动打上“绿色”标签 消费者仍有顾虑
时间: 2024-05-23 15:22:59 | 作者: 新闻中心
可口可乐、康师傅推出无标签产品,耐克利用工厂边角料和产品回收料制成新鞋,家用电器“卷”起能效……随着节能减碳理念慢慢的变成为社会共识,许多品牌正在主动变“绿”,以产品为载体,推动可持续消费成为新风尚。
绿色产品的兴起,究竟是商家博眼球的噱头,还是消费者的理性选择?作为消费者,你对绿色环保产品的接受程度如何?愿意为环保花多少钱?羊城晚报记者在多方采访中发现,消费的人在绿色消费方面仍有较大顾虑,绿色产品易得性和信息透明度也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绿色消费的趋势,正悄然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每个方面,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消费观也逐渐为一些消费者所接受。
凯度2022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显示,全球57%的消费者认为资源废弃对环境能够造成负面影响,而中国消费者表现得更加认同(64%),超过了全球中等水准。其中,年轻人对绿色消费的接受度更高,在为环保“买单”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意愿。《2023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也显示,有73.8%的消费者会在日常生活中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或品牌,“90后”花了钱的人绿色产品的溢价接受度最高。
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分析称,年轻群体势必将成为绿色消费的主力,需要探索一种与生活贴近的绿色新时尚,将下一代年轻人培养为绿色消费对象。绿色消费是绿色转型的强大动力,可以反推生产,提振经济稳步的增长。各种品牌公司应用品牌的力量带动消费者理念的转变,达到向“绿”而生的目的。
记者走访广州多家零售商超发现,在产品供给端,一些品牌已将绿色、循环、可再生等关键词在外包装上进行强调。在家电、日化、食品等领域,绿色产品的普及度相对较高。
以家电为例,广东苏宁易购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家电产品的绿色理念大多数表现在节能降耗、环保材料、易于回收、智能控制等方面,“目前我们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绿色家电,像冰洗品类的产品一级能效的占比达到90%以上”。谈及绿色消费的动力,该负责人强调,绿色家电产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离不开外部助推,比如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以旧换新,他们作为家电平台对绿色家电产品也会给予更多补贴优惠和服务保障。
某大型外资食品集团可持续发展负责人和记者说,目前消费者为绿色产品“买单”的意愿还没有特别明显,消费成本是很重要的选择维度,商家在绿色生产上的投入还比较高昂,如果分摊到产品成本上,并不会在终端价格上具备优势。“比如一瓶水的价格,如果相差1元,虽然标明了价格的上涨是来源于绿色工艺,消费者的选择往往是便宜的那一瓶。”
对包材上进行节能减料,于企业而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巧克力的包装如果采用更为环保的包装,可能会让我们消费者觉得偷工减料。因此,绿色产品要吸引到消费的人为之“买单”,从经济实用的角度来考量,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为产品贴上“绿色”标签,还是让我们消费者支付所谓绿色溢价,信息不透明都是绿色产品进入市场的一大痛点。在采访中,有一些年轻消费者表示:“网购时留意不到与‘绿色’相关的产品”“绿色卖点总是显得很抽象”。
“95后”的小吴在消费时倾向于选择绿色可循环的产品,也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购物心得。不过,尽管她具有较强的绿色消费意愿,但绿色产品存在的问题也不时让她望而却步。她和记者说:“绿色产品外包装上的提示不够直接和醒目,很难吸引到目标人群;有些贴身产品选用可再生材料,也会让人顾虑安全和健康问题。”
业内人士建议,要让更多低碳绿色产品走进市场、让更多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需要给碳足迹、能效等指标定好标准,并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清晰直观的指引。
例如,为让我们消费者全方面了解所买产品的环境影响,某美妆日化品牌负责的人介绍,他们推出了“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详细披露了每件产品的整体环境影响评分,包括碳足迹、水足迹、生产情况及产品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等,让我们消费者能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作出可持续消费选择。
而家电在绿色信息公开披露方面相对完善,广东苏宁易购负责人提醒,消费者甄别家电产品的绿色功能,可从能效标识、有没有中国节能产品认证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不是满足国家或行业标准等方面做判断,“能效标识是最直接的判断标准,一级能效是最高的节能标准,意味着家电在同种类型的产品中具有非常出色的节能表现。”
相关新闻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