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在线官网
打造面向世界的“潍坊之窗”——看潍坊综合保税区如何锻造全市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
时间: 2025-02-10 12:14:32 | 作者: 电动叉车
在全省首家开放式“外贸综合服务专区”,一家外贸企业从设立登记、海关备案到完成纳税服务,296项事项“一区受理、一站集成”,企业准入由1天压减至1小时;
这里是政策创新、集成改革的“试验田”。“外贸一件事”“全生命周期树”等改革经验,被全国复制推广……
潍坊综合保税区在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连续两年居全国171家保税区第4位、第6位,全省第1位,稳居全国综保区第一方阵。锚定建设千亿级外贸园区的目标,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聚焦聚力主责主业,加快业态创新转型,做优做实发展生态,开放能级不断实现新跃升,放眼世界的“潍坊之窗”豁然开朗。
初冬时节有新绿。11月29日,走进综合保税区,处处可见现代化产业新图景。
在潍坊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里,工作人员许平山在8点34分收到智能装配线生产单元提报的“配合间隙增大”的故障后,随即来到该车间调试维修,不到十分钟就处理完毕。8点44分,在ANDON信息系统看板上,这个小故障从被发现到提报再到维修的全过程被清晰记录。
“数字化大屏实现了试验任务数字化、试验数据信息化、试验故障透明化,使试验室管理上的水准上升了一个新高度。”该企业产品试验室副经理张晟浦介绍。
智能化带来生产流程的规范有序,也催生出更高的生产效率:在佩特来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臂灵巧地闪转腾挪,每分钟可下线一台发电机。一台台发电机、起动机从这里“出发”,装配到全国80%的大型商用车。
在山东圣和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用于制作饮料瓶罐标签等领域的聚酯收缩膜新材料正在加快生产,这种可双向拉伸新材料与过去市场通用的聚氯乙烯材料相比更环保、收缩性能更好,一经上市,就斩获大量订单。在无菌生产车间里,绿色环保特种薄膜生产线每天马力全开,产品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在潍坊市昌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监控大屏上显示,本月绩效top1的员工是张大朋,截至11月29日上午八点半,他完成了24.1万个车牌生产。在屏幕后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一个个制作好的车牌正在经由机械手自动码垛,随后运输机器人通过扫描地上的二维码将车牌入库,然后依照订单系统自动发货。不仅是车牌,一天还有10万个车牌的固封螺丝从这里经过自动包装、称重后发向全国各地。
在元宇宙产业链上,歌尔“大树参天”,中迅杰、沃尔芯、当纳利科技等十余家上下游企业在此集聚,产业集群迅速扩张,逐渐带动配套企业形成了“热带雨林”式葳蕤蓬勃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
在新能源动力产业链上,综合保税区以佩特来电器、德纳电机为龙头,引进望声电子、青岛汇金行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一个新的产业集聚中心正加速裂变。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如何因地制宜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综合保税区有鲜明的发展脉络:打造虚拟现实全球智能制造基地,打造跨境电子商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示范区,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核心产品制造基地,打造保税精深加工产业集聚区,打造区域性大宗商品物流贸易中心……一个个响当当的“集聚地”“示范区”带来的是“块状经济”加速迈向产业集群的新势能,新质生产力就在“五大产业”中拔节生长,厚积起区域发展胜势。
“不同于全市其他发展主体,综合保税区是潍坊全市的保税区,立足于为全市开放发展服务。”行走在综合保税区,常常听到这样的发展共识。
每年下半年都是跨境电子商务的旺季,是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实现销售额大爆发的黄金机遇。潍坊汇达供应链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摩托车配件出口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其保税仓内,一辆辆智能高位叉车正在货架区忙碌作业。这些叉车通过扫码叉取货物,还可以自动识别避让障碍物,比过去人工装卸效率提高了40%以上。来自全市乃至全国各地的汽车、摩托车配件在这里集货、分拣、打包,借助“保税仓+海外仓”的仓仓联动优势出口到北美和欧洲。
“汽车和摩托车的零部件在这里都能找齐,可以说在我们的保税仓里就能组装起一台整车。自从由零部件出口转为产业带出口后,公司呈现‘指数倍增长’的发展的新趋势,我们也是意想不到。”汇达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胜宝介绍,如今,汇达在综合保税区的仓库由成立之初的5000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2万平方米,每天平均出口1.1万件货物,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2023年全年的进出口额。
由过去的产品出海,到现在综合保税区探索“产业带出海”新路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一端连通起全球商机,一端激活了国内特别是潍坊本土外向型产业资源。
昌乐的鄌郚乐器、临朐的密封胶、高密的纺织服装……每个县市区的特色产业,在保税仓都能看到。“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对全市各地优势产业带全面赋能,推动特色产品出口,有效助力当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培育自主品牌,成为数字化的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典型场景。
“与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渠道更为扁平化,在压缩交易环节的同时,还能够与海外消费者实现更有效沟通,庞大的市场潜力让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慢慢的变多潍坊企业瞄准的新蓝海。”综合保税区商务局负责的人介绍,综合保税区有十余家企业携手汽配、纺织服装、纸制品、农产品、乐器、农机等特色产业带,奔赴“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对外开放通道。
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赋能产业带,综合保税区站在企业的角度,设身处地推出真正让企业受益的改革举措:打造“保税仓+海外仓”两仓联动新模式,建成30万平方米保税仓库,为公司可以提供国际物流、货物通关、保税仓储等一站式服务,物流效能提升30%以上;同时,在美国、澳大利亚、捷克、荷兰等10个国家设立14个海外仓,建立起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海外销售、跨境物流枢纽网络。
“跨境电商+产业带”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市场空间,还让公司能够通过跨境电商对接全球消费者的反馈,向国际先进对标,通过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产品迭代、结构创新,以更短时间、更高效率完善产品。
双向奔赴、强强联合,“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模式释放1+1##_FORMAT_GT_##2的聚合效应,促进全市产业带上下游企业的升级和转型,带动物流、仓储、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需要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综合保税区有其独到优势:除了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之外,综合保税区拥有极具活力的改革创新土壤。立足改革创新“试验田”功能定位,综合保税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加快冲刺千亿级外贸园区,以“集成改革”涵养独具保税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
“得益于综合保税区推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每个月可盘活2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这让我们企业的率大幅提升,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拓市场、抢订单。”张胜宝说。
综合保税区以改革创新为刃,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全面落实国务院“21条”、海关总署“23条”、自贸区政策,在跨境电子商务、通关便利化、外贸综合服务等方面推出全国首创性制度创新成果,创新培育保税培训、租赁贸易等业态,把综合保税区真正打造成为“政策洼地”。
例如在全省首推“外贸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中,综合保税区把“降本”细分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营质效、优化金融支持三部分,综合保税区商务局、潍坊保税海关、综合保税区财政金融局发挥各自优势,围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降负减压”。
以宜捷通(潍坊)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例,这家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企业日交易量在2万单以上。关税保函“先放行、后缴税”“一次办理、循环使用”便利举措,让宜捷通公司节省资金成本达290万元。
针对企业准入阶段,综合保税区把原来294项涉企业务进行整合,设立外贸综合服务窗口并推出“外贸管家”服务,建成开放式“外贸综合服务专区”,实现55个全链条事项“一区受理、一站集成”。同时,构建起全链条帮代办体系,组建“1+N”服务队伍,推行“一企一计划”定制服务,办理时限较法定压缩60%以上,材料精简比例达30%以上,服务效率提升40%以上。在通关方面,“外贸一件事”将推进卡口分类分级管理,实现“即到即放”“无感通关”;完善“一票多车”货物进出区流程,提升卡口通关效率;打造一体化通关体系,推广应用电子关锁,货物通关效能提升30%以上。在出口退税方面,建立出口退税预测机制,按月、季、年预测退税计划,满足外贸企业退税需求;对于合乎条件企业“随报随批、随批随退”。
正如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综合保税区无疑是潍坊高水平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首创经验”在这里葱茏笋发。
以不到全市千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进出口总量,稳居全国综保区第一方阵的潍坊综合保税区,不单单是产业创新地、外贸服务港、发展生态链,更是潍坊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特色独具、优势凸显的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为全市高水平开放高水平发展汇聚着澎湃新动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